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

一、测量检查

1.了解防雷装置所处的环境、位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高度、形状,发生雷击

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并画出平面示意图。

2 . 查阅设计图纸了解隐蔽工程的施工情况。

3.检查方式:接地电阻值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用材规格用游标卡尺测量,高度用测高仪或经纬仪或皮尺测量,长度用皮尺测量,其它外观检查。

二、防直击雷

1.接闪器的检查:

(1) 独立避雷针:测量高度、用材规格、防腐情况、电气连接情况。

(2) 避雷针:当建筑物太高或其它原因难以装设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避雷网时,可将避雷针或避雷网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避雷针宜设在建筑物屋面的凸出处和拐角处,应使用热镀锌钢材,优先采用圆钢(表1)。

表1:

针长             材料规格

圆钢(mm)    钢管(mm)

≤1m            Φ≥12      Φ≥20

1-2m            Φ≥16      Φ≥25

烟囱顶上的针         Φ≥20      Φ≥40

(3) 避雷线(网)测量高度、用材规格、网格尺寸、防腐、固定情况、电气连接。避雷带应沿屋角、屋脊、屋檐、檐角、女儿墙等易受雷击部位敷设,避雷带宜明敷,并用支撑卡固定,应使用热镀锌钢材,优先采用圆钢。凸出屋面的金属物应与避雷装置

连接(表2、表3)。

表2:

避雷带          材料规格

圆钢(mm)   扁钢(mm)

建筑物顶       Φ≥8     ≥12×4

烟囱顶        Φ≥12     ≥25×4

表3:

防雷类别         避雷网格尺寸(m)

一类           5×5或6×4

二类           10×10或12×8

三类           20×20或24×16

2. 引下线的检查:测量材料规格、防腐、连接、固定、敷设方式、间距情况。 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并宜设在拐角处,引下线间距按建筑物周长平均

计算 (表4) 。

表4 :

防雷类别       引下线间距(m)

一类          ≤12

二类          ≤18

三类          ≤25



宜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内主筋作为引下线,明敷引下线应使用热镀锌钢材,优先采用圆钢 (表5) 。

表5:

引下线          材料规格

圆钢(mm) 扁钢(mm)

明敷            Φ≥8   ≥12×4

暗敷            Φ≥10   ≥20×4

烟囱            Φ≥12   ≥25×4



3.接地装置的检查:参考设计图纸,向施工员、甲方代表了解接地装置情况,记录下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材料、规格、数量、布局 (表6、表7) 。

(1) 第一类防雷独立避雷针为单独地,电气设备接地、弱电设备接地、防雷电感 应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当接闪器安装在建筑物上时,防直击雷地、电气设备接地、弱电设备接地、防雷电感应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闭合环形接地体。防雷地为单独地时,与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小于3m。接地体距地面不小于0.5m。 (2) 第二类、第三类防雷装置宜利用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筋 (Φ≥10mm)作为防雷接地装置,防直击雷地、电气设备接地、弱电设备接地、防雷电感应接地宜共用同—接地装置。防雷地为单独地时,与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小于3m。接地体距地面不小于0.5m。(3)人工接地体包括人工水平接地体和人工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小于0.5m,垂直接地体长度为2.0—2.5m,间距为5.0m。人工接地体应使用热镀锌钢材。

表6:

材  料  规  格

圆钢(mm)  扁钢(mm)   角钢( mm)    钢管(mm)

Φ≥10    ≥40×4    ≥50×50×5   Φ≥50,壁厚≥3.5

表7:

接地类型              冲击接地电阻(Ω)

防雷地             一类     二类     三类

                               ≤10     ≤10    ≤30

电气设备接地          ≤4     ≤4    ≤4

弱电设备接地          ≤4     ≤4    ≤4

防雷电感应接地         ≤10    ≤10    ≤30

共用接地            ≤1      ≤1    ≤1

三、防侧击雷

建筑物高度超过滚球半径(一类30m、二类45m、三类60m)时,尚应采取以下防侧击措施:

1.从滚球半径起每隔不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均压环(或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

2.滚球半径及以上外墙上的金属门窗、栏杆、玻璃幕墙金属框架、广告架等金属物均应与均压环连接。

四、 接地电阻的测量

1.检测工作前后检查一次所用的仪器,测前如仪器不正常应停止检测,检测后发 现仪器不正常应改用好的仪器重新检测。

2.测量土壤电阻率(使用冲击电阻测试仪检测或已有电阻率数据的不必进行此项

测定),为换算作准备。

3.测量接地电阻:利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接地电阻测量。

4.复测读数、操作无误后作好记录。

5.根据当地土质湿润情况乘上订正系数。

6.把工频电阻换算成冲击接地电阻,当工频电阻小于10Ω(一、二类防雷)或30Ω(三类防雷)时可不用换算,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

五、确定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可在室内进行)

根据建(构)筑物的高度、形状、地理位置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再结合建(构) 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

六、计算保护范围(计算可在室内进行,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一)第一类防雷建(构)筑物:

1.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2.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当无管帽时,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应为管口上方半径5m的半球体,接闪器与雷闪的接触点应设在上述空间之外。

(二)第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

1.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2.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七、检查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3米。

八、检查架空避雷线(网)至屋面和各种突出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少于3米。

九、检查防雷电感应措施:

(一)第一类防雷建(构)筑物:

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金属屋面以及预制构件每隔18—24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2.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l00mm时,应每30m用金属线跨接一次,其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交叉处亦应跨接。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对有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3.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屋内接地干线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

4.建筑物应装设等电位连接环,环间距不大于12m,所有引下线、金属结构、装置均应连到环上,等电位连接环可利用电气装置的接地干线环路。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并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及金属管道相接。

(二)第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

1.建筑物内的装置、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接至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可不另设接地装置。

2.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

3.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应与接地装置相连。但长金属物连接处可不跨接。

4.建筑物内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

十、检查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一)第一类防雷建(构)筑物;

1.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当全线采用电缆有困难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 L≥2,但不得小于15m[注:ρ为埋电缆处的土壤电阻率(Ω•m)]。在电缆与 空线连接处,尚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于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2.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0Ω,并宜利用金属支架或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焊接、绑扎钢筋网作为引下线,其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装置。埋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亦应与防雷电感应 的接地装置连接。

(二)第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

1.低压架空线应改换一段埋地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长度不应小于15m,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入户端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避雷器和绝缘于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与接地装置相连,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Ω。

2.当架全线直接引入时(对有爆炸危险的第二类防雷建(构)筑物必须是年平均雷暴日小于30d/a),在入户处应安装避雷器,避雷器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与接地装置相连,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三类防雷建(构)筑物当采用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它形式的过压保护器,但给绝缘于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

3.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

十一、对防止雷电流流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或电气线路的反击进行检查。

十二、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气罐,当其壁厚不小于4mm时,可不装接闪器,但应接地、且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两接地点距离不宜大于30m。

十三、在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宜装设过电压保护器。并检查电气是否接地。

十四、当树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 不应小于5m。

十五、数据的处理各项检测读数、计算结果均应保留一位小数(防雷装置材料型号规格除外),按GB817—87要求修约。

上述检测工作结束后,校核人全面核对原始记录、仪器等各项结果是否都有相应的记录,防雷装置连接件是否恢复检测前的状况。